学校主页   

东北农业大学招生网

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的特色学院始建于1987年,是全国农林院校中最早设立生物工程(理学)本科专业的学院,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点,实行8年制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学院下设4个系(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生物工程系、制药工程系)、5个中心(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黑龙江省酶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农大中心、中加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生物科学(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生物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在籍学生1605名,其中本科生1217名、硕士研究生319名、博士研究生69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名,其中专任教师81名,正高职20名、副高职40名;博士生导师19名,硕士生导师35名;9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2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黑龙江省教学名师2名、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黑龙江省“龙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教师2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黑龙江省植物生物技术领域首席专家1名、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

★学科优势

学院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生物学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2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有生物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生物化工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 ,2016年动物学与植物学进入ESI前1%学科行列。“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8000余万元;获国家级科研奖励6项、省级45项,其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改革开放30年十大科技成果”奖1项;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共80项。发表科研论文496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EI收录67篇。主编或主审教材33部,获国家优秀教材奖2项,获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3门、校级精品课10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学院教师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东北民猪,培育出了国内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获转基因植物品种23个,2个获安全证书;获微生物新药5个,出口创汇近4亿元人民币;研制的基因工程药物脂糖素(治疗糖尿病)已经进入中试,成果转化金额达5000万元。

30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科研素质的培养,每年约有50%的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约40%进入“985”、“211”大学和中科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学习,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世界首例克隆大鼠的主要完成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世界首例克隆猴的主要完成者孟励,世界首例克隆骡子的李光鹏,世界首例克隆雪貂的李子义,世界首例转基因敲除猪的主要完成者赖良学,转基因体细胞克隆山羊的主要完成者邹贤刚,从事试管婴儿研究的我国第一个生物工程女博士夏平等,以其骄人的成绩使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蜚声海内外。目前,全世界从事哺乳动物胚胎克隆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华人科学家占1/3,他们都是我院培养的学生,生命科学学院堪称培养“国际胚胎工程精英的摇篮”之一。

★交流合作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密执根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圭尔夫大学、Nova Scotia农学院、阿尔伯塔研究院、日本冈山大学、日本熊田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友好交流和合作关系,与日本秋田县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农业大学生理系签署了互派留学生协议。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哈尔滨 香坊区 长江路600号
电话:+86-451-55190419
传真:+86-451-55190159
邮箱:zsb@neau.edu.cn
常用链接
教育部
阳光高考
黑龙江省招生信息港

手机网站

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