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 |
★学院简介 食品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畜产品加工专业。1983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动物性食品科学硕士点;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加工领域第一个博士点。1988年,畜产品加工教研室和园产品加工教研室合并成立食品科学系。1998年成立食品学院。2016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三名(全国共308所院校)。 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粮食工程系、乳品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5个教学机构;有学院办公室、教务科、辅导员办公室;建有农大食品厂和食品加工创新实习基地各一个;拥有12000平方米教学大楼,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余万元。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和乳品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专业和乳品工程专业为全国首家。“十一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余项,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地区唯一)、国家级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乳品工程“3+1”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682名,在校研究生近372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7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1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46人。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农业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获省长特别奖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学科优势 学院是我国首批享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乳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黑龙江肉品加工创新基地、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省级重点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并以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研发平台,已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尤其在乳品科学、大豆科学等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 “乳与健康”、“大豆与人类健康”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食品科学与工程“十二五”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2项;申请发明专利230余件(其中授权87件);发表论文近1000篇(其中SCI/EI收录220余篇);科研奖励5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1年,“乳业泰斗”骆承庠先生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功勋奖”。学院学生完成校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90多项,参加学生1850余人次,学生发表科研论文783篇,学生独立申请各类专利8项。获奖40余项。在SIFE世界杯创业竞赛等创新创业创意比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交流合作 学院与美国佛蒙特大学、爱尔兰国家食品研究所、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局、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国国家农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派出高级访问学者35余人。与美国佛蒙特大学合作,开设了“国际乳品专题概论”课程,首次实现了中美网上同步教学。 |